
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1:55 点击次数:185
1991年5月21日,前印度总理拉吉夫·甘地现身在佩鲁姆布杜镇与选民们见面,这个小镇因为他的到来而人头攒动,一万多名拥护者们在广场上一齐高呼着“拉吉夫万岁”的口号。
民众们的热情远远超过了拉吉夫?甘地的想象,在汹涌的人潮中,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走到拉吉夫?甘地的面前,将她手中的花环戴在了拉吉夫?甘地的脖子上……
但令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,在这位年轻女子在对拉吉夫?甘地行触脚礼的时候,只听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年轻女子引爆了身上的炸弹。
因处在爆炸的中心,拉吉夫?甘地当场殒命,生命的指针永远停在了这天晚上的10点20分。
那么,这名年轻的女子是何人?
她和拉吉夫?甘地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,以至于,在一个女孩儿最美好的年纪,选择以这样惨烈的方式,去终结拉吉夫?甘地的性命,制造了当场18人死亡的惨剧?
展开剩余93%01 一门三总理
拉吉夫·甘地,出生于印度近代史上最赫赫有名的家族——尼赫鲁·甘地家族,在这个家族里,先后诞生了三位总理,他们是:尼赫鲁、英迪拉以及拉吉夫。
尼赫鲁·甘地,也就是拉吉夫的外祖父,乃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;而拉吉夫的母亲则是有着“印度铁娘子”之称的英迪拉,她曾两度担任印度总理一职,提出了印度版本的“门罗主义”一说,即南亚次大陆的事。
而拉吉夫则是印度的第六任总理。
可以说,印度前后有37年的时间都在这个家族的主宰之中,他们长期活跃于印度政坛,对于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但要治理一个国家,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,这不单单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,还有印度自古就存在的“种姓制度”,宗教信仰等。
这中间的平衡要是稍有差池,就难免出现一方获利、多方怀恨在心的现象出现,而这,就是国家的隐患,也是与国运息息相关的领导人的隐患。
对于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,要说我们对于它的第一印象,那一定是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。
在这片土地上,曾经活跃着伊斯兰教、基督教、锡克教、佛教、锡克教、印度教、耆那教等多个宗教。
倘若是这些宗教能彼此相容,倒也不失为一副“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”的社会文化画卷;但文化的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摩擦、碰撞,久而久之,矛盾横生是避无可避之事。
在这中间,锡克教与印度教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。
而在1984年大选之前,英迪拉一派的人为了在大众面前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,选择了支持人数更多的印度教,只为了能够在大选中赢得更多的选票。
为此,英迪拉介入了锡克教与印度教之间的斗争,甚至公然派军队攻入锡克教的圣地——金庙,致使646人死亡,4000余人被捕入狱。
这个结果对锡克教的教众们来说,实在难以接受。他们认为,政府的行为无疑是对锡克教的侮辱,而下此命令的英迪拉则成了锡克教极端分子仇恨的首要目标。
而此时,英迪拉的身边仍旧保留着锡克教的警卫,安全顾问曾提议她送走和锡克教有关人士,但英迪拉以避免锡克教和印度教矛盾激化而婉拒。
1984年10月31日,由于身边的锡克教警卫被极端分子收买,英迪拉在总理府遇刺身亡。
英迪拉·甘地被刺杀身亡的消息传出后,印度举国震惊,反应过来的印度教徒们即刻展开了对锡克教徒的围杀,国内局势一片混乱。
而拉吉夫·甘地就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之下,被推上了印度第六任总理的位子。
许是自小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,在进入政坛后,而拉吉夫·甘地的政治才能也逐渐显露,在他出任总理期间,印度的科技水平、国际地位等都有了显著的提升。
对于导致母亲身亡的锡克教徒,他能为了国家大局而放下私人恩怨,印度教和锡克教的尖锐矛盾得以缓解。
在外交关系上,他既不开罪美国也不冷淡苏联;并多次主张要将中国与印度的外交关系恢复如初。
在涉及领土及主权问题时,他也是力主和平谈判,睦邻友好。
只是,拉吉夫·甘地的一系列举措可缓解印度一时的危机,但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,拉吉夫·甘地即便政治天赋得天独厚,可也依旧一筹莫展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难题让拉吉夫·甘地如此困扰,以至于最后因此而丢了性命呢?
02 南亚次大陆的事情,印度说了算?
不知诸位是否记得前文所提到的英迪拉在政期间提出的所谓的“门罗主义”?
但英迪拉怎么也没有想到,自己一直倡导的“门罗主义”在未来的某天会成为自己的儿子被刺杀的根源所在。
在这里,必须要提及斯里兰卡的内乱。
斯里兰卡的土著国民中,僧伽罗族占了大部分,但印度的宗主国在对斯里兰卡殖民期间,将印度南部数十万的泰米尔族人迁入了斯里兰卡,对僧伽罗族人和泰米尔族人分而管理,区别的对待,加之英国从中的挑拨,僧伽罗族人和泰米尔族人的矛盾很快激化。
而这,正是英国将泰米尔族人迁来此处的目的,两族互相制衡,便于巩固英国的殖民统治。
得之于新政府政策的倾斜,泰米尔族人在斯里兰卡可谓是如鱼得水,隐隐有超过僧伽罗族人之势头。
久而久之,野心膨胀的泰米尔族人已经不甘心成为萨利兰卡的一部分,而是谋求建立自己的政权。而第一步,就是组建自己的势力,猛虎组织因此而诞生。
初始,由于经验、管理模式的不成熟,猛虎组织只是通过暗杀重要的政治人物来实现自己的目的。
但后来,他们发现仅仅以此“温和”的方式想要实现民族的独立,可谓是难上加难,暗杀如果不行的话,那么,若是发动战争呢?
看到一丝希望的泰米尔族人说干就干。
1983年,猛虎组织以北部的贾夫纳半岛为大本营,伏击了斯里兰卡的军队,导致了规模的流血伤亡,斯里兰卡的内战由此而爆发。
虽然猛虎组织未受到过系统正规的军事化训练,在正面战场上难免吃亏,可多次交战下来,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优势,正面交锋不够资格,那游击战、暗杀等手段可是被他们玩的炉火纯青,游刃有余。
而对于土著居民僧伽罗人,猛虎组织的手段极其残忍,行事也愈发张扬,对僧伽罗人的屠杀也从未停止,流血冲突事件时有发生。
但生于斯长于斯的僧伽罗族人会甘心吗?显然不!
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会有反抗。
沦陷为英国的殖民地,这是民族之辱,而此时,泰米尔族人作为外来移民却想鸠占鹊巢,将屠刀对准他们。对于猛虎组织的嚣张行径,僧伽罗人忍不了了,也不打算再忍。
于是,两个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,大有不鱼死网破誓不罢休之意。
为了稳定社会秩序,维护国家的统一,加之猛虎组织行事的确残暴狠辣。斯里兰卡政府经会议商定后决定,派军队前去剿灭猛虎组织。
此前说了,在正面战场上,无纪律无训练的猛虎组织根本不足以抵抗正规军的正面进攻。
在政府的围剿下,猛虎组织很快就分崩离析,而泰米尔民众也生怕受此牵连,连忙逃往了隔海相望的印度。
毕竟,印度的离斯里兰卡的距离较近,但更重要的是,在印度南部,尚有他们的同一民族的人。
听到自己的同胞在萨利兰卡被围杀,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族人不干了。他们认为,萨利兰卡军政府的行为是专门针对泰米尔族人,因此纷纷声援猛虎组织,谴责斯里兰卡军政府。
不是挨了打吗,那就狠狠地打回去!没有粮食,没关系,印度有,没有枪支弹药,印度也有。
由于印度的干涉,斯里兰卡的内乱被加剧了。
但站在印度民众对立面的斯里兰卡军政府虽然受到了舆论影响,但因为有了美国等政府的支持,他们也丝毫不退步。
在这种情况下,印度政府哪里还能高枕无忧?
泰米尔人在这场战争中明显处于劣势,而这与英迪拉提出的“门罗主义”相去甚远,如果连斯里兰卡的内乱都束手无策,那么他们以后南亚次大陆的事务,怎么还能由印度说了算?
而且,逃难回来的泰米尔人也加剧了印度的经济负担,除此之外,治安、文化等问题也逐渐显露,这对印度来说,并不是一件好事儿。
因此,印度政府在表面上多次派遣政府要员前去斯里兰卡调解双方冲突,暗地里却通过印度情报机构 。
“研究与分析署”,加紧了对斯里兰卡泰米尔武装势力的援助,金钱、粮食、武器,培训等资源源源不断地向猛虎组织流去。
印度政府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妙,在明面上他们可是一直扮演者“和平使者”的角色,猛虎组织即便是败了,国际舆论也不会针对印度。
若是猛虎组织能与斯里兰卡政府分庭抗礼,也可不断消耗斯里兰卡的国力;但猛虎组织若是胜利了,那对于印度来说,可不单单是多了一个附属国那么简单,而是,南亚次大陆的事情,他们就有了绝对的主导权。
而在拉吉夫·甘地出任总理以来,在他的主张下,印度政府对斯里兰卡的干预也愈来愈深。
从1985年开始,由于印度政府源源不断的支持,猛虎组织的势力愈来愈大,羽翼渐丰。
1985年5月14日,猛虎组织攻占了佛教圣地阿努拉德普勒,对生活在此的僧伽罗人展开了肆无忌惮的屠杀。
其中,146名僧伽罗族男子、妇女和儿童因此而丧命在了猛虎组织的屠刀之下。手段之狠辣,一时间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谴责。
1987年5月,斯里兰卡军政府忍无可忍,决定向猛虎组织发起全面进攻,在政府军的重重包围之下,受训时日较短的猛虎组织节节溃败。
眼看着猛虎组织就要被斯里兰卡正规军剿灭,印度政府也不躲在幕后了,毕竟,若是斯里兰卡要是统一了,那日后势必要阻止印度主导南亚次大陆的事务。
基于此,印度政府于1987年6月3日,动用了19艘的渔船组成海上运输队,但此次行动被斯里兰卡政府以强横手段中止。
不甘心的印度政府又在第二天,组织了一场由空军进行的空投25吨补给品的救援行动,这让几乎弹尽粮绝的猛虎组织又看到了生的希望。
而印度政府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,彻底惹脑了斯里兰卡,你做初一,那就别怪我做十五,想干涉我国内政,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!
敌人的敌人,就是朋友,斯里兰卡政府转而向印度的死对头巴基斯坦求援。对斯里兰卡政府的做法,常年与巴基斯坦打交道的印度,慌了。
拉吉夫·甘地当即就派出了外交官,试图与斯里兰卡交涉,但是有了巴基斯坦作为后盾,斯里兰卡哪里还会将印度放在眼里?
交涉不成,印度政府也有了脾气,在1987年6月4日,再次派出飞机,对猛虎组织空投食物以示立场。
斯里兰卡政府却 不为所动,依旧对外宣称,他们即将剿灭猛虎组织。
此时,拉吉夫·甘地政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,对来自后方的巴基斯坦的威胁,他们不得不防。
03 以彼之道,还之彼身
1987年7月29日,拉吉夫·甘地政府经过慎重的考虑,从本国利益出发,还是选择了与斯里兰卡签订《关于在斯里兰卡建立和平与正常状态的协议》。
协议签订之后,斯里兰卡政府提出要拉吉夫·甘地政府派出五万印军进入斯里兰卡,“监督”泰米尔武装势力和斯里兰卡政府军互相停火,以示诚意。
斯里兰卡政府这一招,可谓是杀人诛心。
因为对于斯里兰卡内政事件的失败操作,拉吉夫·甘地在1989年12月的大选中未能胜出。
而这次,印度政府也实打实地尝到了“养虎为患”的滋味儿,自以为是手中是一枚用来分裂斯里兰卡政府的棋子,却不想,这颗棋子,有了自己的想法,即建立属于自己的“伊拉姆国”,彻底独立。
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,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
猛虎组织煽动本就有分离出印度意愿的印度南部泰米尔人,毕竟,当初印度干涉斯里兰卡内政时,就是打着“泰米尔人应该民族高度自治”的幌子,既如此,印度境内的泰米尔人又怎能例外呢?
没有束缚的猛虎组织行事愈发肆无忌惮,这让在整个“维和行动”中印军损失惨重。
从1987年的7月到1990年的3月,在斯里兰卡的这32个月里,印军在“维和行动”中有1138人阵亡,2762人受伤,消耗战争经费总计103亿美元。
印度政府终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因为对于斯里兰卡内政事件的失败操作,拉吉夫·甘地在1989年12月的大选中未能胜出。
但由于先后上任的两任总理都难以担当治理国家之大任,印度议会决定提前举行大选。
猛虎组织担心拉吉夫·甘地背靠声名显赫的尼赫鲁·甘地家族,加之他本人的政治手腕和威望,在下一次的大选中,拉吉夫有很大几率会重新坐上印度总理的位子。
若是拉吉夫·甘地在大选中胜出,那么,形势对猛虎组织来说极为不利,因而,在拉吉夫·甘地在为大选东奔西走之时,猛虎组织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暗杀计划。
04 拉吉夫·甘地之死
1991年5月21日,拉吉夫·甘地为了争取更多的选民,特地乘专机前往泰米尔纳德邦马德拉斯市的佩鲁姆布杜镇。
但是此时,佩鲁姆布杜镇当地的警察很少,根本不足以维持治安以及护卫拉吉夫·甘地的人身安全,但拉吉夫·甘地甘地却不以为意,他始终坚持“哪里有选民,哪里就是战场”。
夜里10点,在一万多名小镇居民的欢呼下,拉吉夫·甘地终于现身,人们纷纷捧着花环向拉吉夫·甘地蜂拥而来,维护治安的警察顿时被人流分散。
就在这时,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手捧花环,一步一步走到了拉吉夫·甘地的面前,为表示自己的亲民,拉吉夫·甘地还特地低下头让女孩将花环戴到了自己的身上。
随后,女孩对拉吉夫·甘地行触脚礼(触脚礼是印度比较常见的一种礼节,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者尊重的人表达敬重之情,即弯腰去触摸对方的脚)。
变故就在这时突发。
在弯腰之时,女孩引爆了身上的炸弹,而处在爆炸中心的拉吉夫·甘地则当场殒命,死无全尸,民众们还是通过洛特牌运动鞋找到了他的腿……
拉吉夫·甘地被炸死的消息传来后,印度举国哀痛,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。
印度总理拉吉夫·甘地的离去,不管是对于印度人民还是尼赫鲁·甘地家族来说,都是重大的损失。在拉吉夫·甘地之后,虽有家族中人再入政坛,但并未涉足太深,建树有限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环球体育官方网站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